2025-03-25
AI大模型,无疑是2025年的行业热议词。从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技术突破,到两会上频繁提及的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AI成为驱动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,进一步加速AI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。在这场变革中,算力作为“新质生产力”的基石,也迎来了新一轮的需求井喷。
《中国算力发展报告(2024年)》显示,2024年中国算力总规模已达到246EFlops,算力应用项目超过1.3万个,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。而随着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进入千行百业,各行业愈加注重算力与场景的适配性:智能制造中实时工艺优化需毫秒级响应,智慧医疗的影像诊断依赖高并发推理,政务服务中的多模态交互要求低延迟反馈……大模型业务应用场景需求的持续提升,倒逼算力架构需同时具备“通算”与“智算”能力。IDC预测,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突破2781.9EFlops。
图源:IDC 《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》
在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落地的过程中,智能算力正呈现三大核心发展方向。
智算中心价值关键在于算力资源与算力水平。随着算力需求逐步释放,低成本整合与海量算力调度成为产业链竞争的制胜因素。而算力架构的开放特性加速了端、边、云全场景的快速协同发展。行业内通过产业多方合作,共同搭建算力服务全产业链。前端掌握核心部件、算力资源,实现低成本部署,后端聚合下游算力资源,实现跨区域跨场景的算力资源动态调配,以“资源获取-聚合-调度-应用”的闭合循环,最大化释放算力价值,提升集群资源利用率。
图源:德勤中国 《2024AI智算产业趋势展望——数据智能时代的到来》
在通用大模型争相亮相的背景下,算力成本和软硬件生态兼容正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。企业在AI投入上更追求性价比。尽管在芯片工艺进步、模型算法优化以及大规模部署的多重作用下,AI算力成本呈下降趋势。但对于云服务商而言,仍需不断优化模型,以求在市场与竞品形成“价格差”。
另一方面,信创与数据安全双重驱动下,国内企业愈发重视国产软硬件生态兼容,从底层硬件、基础软件到上层应用全链路自主可控的产品会更受企业青睐。
中小企业受限于算力部署复杂性、初期投入成本门槛和技术团队建设,AI应用渗透率不如中大型科技企业。而DeepSeek大模型的出现,在保证效能的同时将使用成本大幅降低,也让更多中小型企业发现AI转型的契机。具有“开箱即用、按需扩展” 特性的AI一体机正成为中小企业入场AI智算领域的“加速器”。70B参数模型可运行在单台服务器上,结合预训练模型和低代码开发平台,企业无需专业算法团队即可快速部署智能应用。
面对通算+智算时代的多元需求,云宏推出WinAI智算云平台一体机,以“全栈信创、双模并生”破解AI落地难题:
极简部署:预置DeepSeek等主流大模型,支持单节点到多集群灵活扩展;
性能提升:支持多机多卡分布式推理,AI一体机能够轻松运行高参数量模型;
安全可控:全链路国产化适配,支持数据本地化治理,兼容国产大模型;
成本优化:支持通算、智算混合部署,灵活配置硬件,将企业的AI投入最高减少30%-50%;
无论是超大规模集群的效能革命,还是中小企业的轻量化普惠,都需以场景为锚点、以生态为纽带,才能让算力真正成为驱动创新的“新质生产力”。在这场变革中,技术与商业唯有同频共振,才能“精准赋能”,重塑千行万业的未来。
参考资料:
1、《聚焦两会丨程絮森:AI与智算融合: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》——人大国发院
2、《AI DC白皮书》——华为
3、《2025年 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 发展评估报告》——IDC
4、《算力即国力!2024年中国应用项目超1.3万个》——中国经营报
5、《开放 开源 全球化——国产算力展现三大演进趋势》——经济参考报
6、《2024AI智算产业趋势展望——数据智能时代的到来》——德勤中国
往期回顾:
了解更多云宏各行业信创方案及案例
立即拨打客服热线
扫码关注云宏官方公众号私信发送“5”
即可获取获取《金融行业上云路径研究报告》
扫码关注公众号-云宏WinHong
7*24小时服务热线
400-6300-003